“放學早、下班晚、接娃難”,這個問題長期困擾著城市雙職工家庭。然而,在龍泉驛區(qū)大面街道東洪社區(qū)出現(xiàn)了一種新的嘗試:組建“共享媽媽”志愿服務隊,每天她們都會把有需要的家庭的孩子接到社區(qū)黨群服務站,幫忙照看、輔導作業(yè),直到家長來接娃回家……
日前,記者走進東洪社區(qū),進行了跟蹤采訪,看“共享媽媽”如何將愛“接力”。
“組團”接娃
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
5月15日下午5點,距離放學還有20來分鐘。在東洪社區(qū)黨群服務站,一群身著“共享媽媽”馬甲的志愿者正在分配當天的接娃“任務”,“陳姐,你今天就負責一年級一、三班,一共3個娃娃喲;李姐,你還是老樣子,二班的娃娃你接哈”……每天這個時候,“共享媽媽”志愿者都會在這里碰頭,分工明確后,便一起去接娃。
從東洪社區(qū)黨群服務站到洪河小學校門口,步行不到10分鐘,上下學時候,人流車流量較大。抵達學校校門口,“共享媽媽”志愿者紛紛前往相應班級的區(qū)域等候。放學鈴聲響起,孩子們陸續(xù)走出校門?!岸嫉烬R了嘛,那我們一起出發(fā)回去了喲!”臨出發(fā)前,志愿者們還會拍一張“合照”發(fā)到微信群里,方便各位家長確認,自家的孩子已經被順利接到。
“左轉、左轉,慢一點,不要跑快了”……返回黨群服務站的路上,“共享媽媽”志愿者既要看著孩子,又要注意著來往車輛,招呼孩子別脫離隊伍。短短不到10分鐘的路程,接完一趟下來,大家常常是滿頭大汗,但臉上卻總掛著笑容?!皫椭鷦e人,本身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?!薄肮蚕韹寢尅敝驹阜贞犼犻L范大姐說。
抵達黨群服務中心后,小朋友們就像到了自己“家”一樣,各自忙活了起來,有的拿出書本寫作業(yè),有的開始制作手工,有的相互分享班上的趣事?!肮蚕韹寢尅敝驹刚邉t在一旁守著,時不時地指導孩子寫作業(yè)、幫忙整理書本等。采訪當天,正好有一個小朋友過生日,“共享媽媽”志愿者還特意準備了生日蛋糕。大家圍坐一起,為小朋友祝福,氣氛十分融洽。
時間來到下午6點左右,小朋友的爸媽也陸續(xù)趕到黨群服務站,接孩子回家。等到所有孩子離開后,“共享媽媽”志愿者一天的任務就算完成了。離開之際,范大姐還不忘叮囑其他志愿者,“明天5點集合哈,天氣熱注意防暑哦!”
從幾個到一群
愛的“雪球”越滾越大
東洪社區(qū)的“共享媽媽”志愿服務項目,是從去年9月正式開始落地的。東洪社區(qū)黨委委員馮章潔告訴記者,實際上,兩年前,社區(qū)就在籌備相關的兒童服務項目,“此前,我們在走訪中發(fā)現(xiàn),社區(qū)雙職工家庭很多,不少家庭都有‘接娃難’的困擾。于是社區(qū)就萌生了‘幫接娃’這一志愿服務項目。”
在征集各方意見后,東洪社區(qū)決定成立“共享媽媽”志愿者服務隊,同時按照就近原則,以東洪社區(qū)黨群服務站為“托管點”,開展接娃托管志愿服務工作?!啊蚕韹寢尅瘋兇蠖嗍巧鐓^(qū)里時間相對充裕靈活的居民,也有的是本身就要接孩子放學的家長,‘順便’可以接其他孩子?!瘪T章潔說,最重要的是,她們都非常有愛心、耐心和責任心。
“從最初的幾個人,到如今近30人,‘共享媽媽’志愿服務隊已經成了社區(qū)服務的中堅力量?!瘪T章潔介紹,除了上學期間的接娃托管,“共享媽媽”志愿服務隊還辦起了寒暑假托管班,根據(jù)孩子年齡和興趣,設置了課業(yè)輔導、繪畫、音樂、體育等課程,幫助孩子全面發(fā)展、快樂成長。
記者了解到,從成立以來,“共享媽媽”志愿服務隊已服務社區(qū)500多個家庭,受到了廣大居民的好評?!拔液屠瞎际窍挛?點過下班,從公司到學校,開車差不多要半個多小時,每次接娃都要‘搶時間’。有了‘共享媽媽’的幫助,我們不用一路火急火燎了!”居民陳女士說,即便是加班,也不用擔心孩子看管問題,“在‘共享媽媽’那兒,我們都很放心!”
“接下來,我們還將繼續(xù)深入深化‘共享媽媽’志愿服務,吸引更多富有愛心的居民踴躍加入志愿者隊伍,讓這份愛與溫暖在社區(qū)中不斷傳遞、延續(xù),共同構建更加溫馨、和諧、美好的社區(qū)家園?!睎|洪社區(qū)相關負責人說。
記者手記:
“共享媽媽”上演“愛的接力”
遠親不如近鄰。在東洪社區(qū)的采訪中,記者注意到很多溫馨場景——放學路上“共享媽媽”們與孩子們手拉手,一路歡聲笑語;在黨群服務站,孩子們寫作業(yè)的姿勢不對,“共享媽媽”也會手把手矯正;分別之際,他們會依依不舍,相互道別……一幕幕,生動詮釋了什么是“不是親人,卻勝似親人”。
從“共享媽媽”托管時間來看,有的短短不過20來分鐘,卻解決了一個家庭的“大麻煩”。下班路上,家長們不用一路狂奔,加班期間,也不用‘憂心忡忡’。育兒路上,有了社區(qū)的貼心服務、鄰里的守望相助,家長們不再是一葉“孤舟”。
“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,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?!边@是每一個“共享媽媽”的心聲,也是她們一直努力的目標。談及未來,“共享媽媽”志愿服務隊隊長范大姐說,她會繼續(xù)照顧孩子們,帶著“共享媽媽”一起,將這場愛的接力一直延續(xù)。
對于社區(qū)來說,“共享媽媽”是一種創(chuàng)新服務模式,也是社區(qū)溫度的體現(xiàn)。它既解決了社區(qū)的實際問題,又提升了社區(qū)的和諧氛圍;既體現(xiàn)了社區(qū)的自主性和主動性,又展示了社區(qū)的包容性和開放性。
希望在未來,能有更多的共享生活模式出現(xiàn),為有需求的人提供必要的幫助,讓社會大家庭更加溫馨和諧。
值班編委:江逸 李鮮
記者:楊云華
圖片:向競秋
視頻:張君
剪輯:向競秋
評論 5
lq70209 2025-05-22
點贊
lq70209 2025-05-22
點贊
lq37540 2025-05-22
有創(chuàng)意